對磁流體的研究起源于50 年代,標志是美國的Papell 在1963 年獲得的第一個磁流體制備專利,并于1965 年在美國的NASA 航天產品的密封中
獲得成功應用。自此引發了對這種新型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并不斷的取得新的進展,一步步的從實驗室邁向實用化。70 年代我國開始進行
磁流體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探索。磁流體通常的制備方法是借助于共同沉淀法制得粒度約為10nm 的磁鐵礦之類鐵氧體之后,吸附以界面活性劑,
然后分散于油或水中即制成磁流體。新近又開發成功了將比鐵氧體飽和磁化強應更大的納米金屬鐵粉分散于液體中的磁流體,它是在水中添加
粒徑大的正離子或負離子(取代界面活性劑) 而將鐵磁性納米顆粒分散于液體中的離子性磁流體。當前,在磁流體中分散的鐵磁性顆粒僅限于10
nm 左右的大小,但可以通過改變所分散的鐵磁性微粉和分散介質溶劑的性質來適應其各種用途。如果作為鐵磁性微粉采用感溫性鐵氧體時可作
磁流體泵和熱泵使用;溶劑采用液態金屬時則可制備成導電性磁流體;溶劑采用彈性橡膠時可制成磁性橡膠;如果采用氣體作為介質還可制成磁性
氣體。目前,應用最廣的典型用途便是磁流體密封,還有利用磁流體的重力分選技術,以及加速度計等方面均已實用化。磁流體的應用現已擴展到
機械、電子、能源、化工、冶金、船舶、航天、遙測、儀表、印刷、環保、衛生、醫療等諸多領域, 在密封、冷卻、潤滑、醫學、發動機、壓縮
機、換能器、計量閥、造影劑、生物學、精密研磨、阻尼減振、礦物分離、油水分離、快速印刷、定向淬火、執行元件、磁疇觀察、各向異性以
及其它方面有著新的應用, 是非常具有工業實用價值的液體磁性智能化功能材料。
磁流體是功能材料中的一支新秀,它既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動性, 在重力和磁力作用下能夠保持穩定, 不會出現沉淀或分層現象。與其他液體相比,
磁流體具有以下特點:
5、超聲波在磁流體中傳播時, 其速度以及衰減與外磁場有關, 并顯示各向異性。它的介電常數也是各向異性的。光通過稀釋的磁流體時, 或磁流體
的薄層時, 會產生光的雙折射現象。當磁化時, 使相對于磁場方向具有光的各向異性, 具有高的折射率。此外, 在交變磁場中還具有磁粘滯現象。